从山河与湖海中启航,在肯定与合作中逐梦——从不同侧面看田璐老师的成长

首页    成长故事    从山河与湖海中启航,在肯定与合作中逐梦——从不同侧面看田璐老师的成长
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
叮叮叮……

叮叮叮……

2022年9月10日下午4点,

不断响起的提示音,

使我不自觉地拿起了手机,

解锁屏幕后,

新消息不断弹出,

一条接一条,

仿佛要汇成一汪信息的海洋……

 

 

看着这一条条消息,感受着学生字里行间的思念、尊敬和喜爱,我仿佛感觉到一阵轻风迎面拂来,温暖而清新,像丝绸一样柔软。

其实,这是一个特殊的教师节!为了筹备新学校,此刻的我,正在临时办公区做地理学科的课程研发,周围并没有被学生环绕着,但是独属于教师节的祝福、感动与仪式,却完全没有缺席。

我时常在想,学生念念不忘的是我还是我对教育的热爱与坚持?

是什么让学生爱上了地理?

又是什么让学生从地理中发现了世界的美?

静静地看着天空,一幕幕满载感动的回忆像一幅幅图片,又浮现在眼前……

 

 

 

 

 
 

 

让教学融入生活

用幽默点燃课堂

大家好,我是田璐老师,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学专业,现在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的地理教师。

对于地理教学,我有着自己的理想,我希望能够从课堂出发,和孩子们一起胸怀家国天下,走向远方,去看遍山河湖海。

地理是什么?初中地理的学习,我会让孩子们收获什么?我想——认识缤纷世界,从地理开始。

地理学,是一门古老的学科,斗转星移、沧海桑田,人类一直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感受神奇;但地理学,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学科名词,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,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如何让源于生活的地理融于生活?如何让有趣的地理更有趣?十一学校“从教走向学”的课堂教学变革,让我离答案更近了一些。在这场变革的大潮中,我跟随地理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探索与前行。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,我深知我们的责任不仅只是传授地理知识。

学习《地球的运动》时,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一个难点。于是我们设计了《探寻影子的奥秘》的学习任务,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记录测量对象——一天中不同时段(早、中、晚)的影子方向与长度。学生在真实的观测之中重新认识了影子,有学生惊喜地告诉我:“老师,我周末在野外用影子判断了方向!”

科技的革新让电子地图成为科学必备,我们尝试翻转课堂,设计了《登高望远赏秋色——设计“西山一日游”出行路线图》的学习任务,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地图的认知,在和家人的出游中感受浓浓亲情。

 

(学生完成《探寻影子的奥秘》任务实景照)

 

学习任务能否真正落地,课堂是重要一环。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让地理学科更有趣、让地理课堂更具吸引力的重要催化剂。

在学习《世界的气候》时,我发现孩子们普遍兴致不高,于是我抛出了一个问题“A地比B地的流浪汉省钱,你们知道为什么吗?”孩子们七嘴八舌,有的说因为消费不一样,有的说因为水少不用洗澡,一番讨论之后我给出了答案“因为A地全年温和,只需要一套衣服即可;而B地夏季炎热,冬季寒冷,必然要准备不同的衣服呀!”孩子们哄堂大笑,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。

慢慢地,我发现幽默是会传染的,我和孩子们之间有了许多专属我们的“梗”。比如,在学到“填海造陆”时,学生问有没有“填陆造海”,我立刻回上一句“填陆(田璐)做不到啊”,孩子们跟我相视一笑,彼此心照不宣。这种专属于我们的默契,让孩子们更愿意信任我,也让孩子们更加专注于课程内容,生怕错过课堂上随时可能生成的每一个精彩瞬间。

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,“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,就是幽默。”整理入职四年来的教育教学诊断结果,学生在给我的评语中提到频次最高的词语是“幽默”。幽默于我而言是一种幸运的天赋,适当的幽默不仅成为了课堂的调味剂,也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,让教育更容易发生。

 

(学生为田璐老师颁奖)

 

记得学校核心价值观中提到,作为老师,我们要为学生的梦想护航,要为学生的成长赋能,要为学生的人生着色。入职四年多以来,我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素养,一直在努力地为学生的成长赋能。但在这一刻,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教学相长,在我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时,学生也在为我的成长赋能,这种赋能给予我肯定、信任与温暖,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去面对往后的课堂与人生。

 

 

 

 
 

在肯定中发现美

用欣赏去点亮美

入职时,师父对我说:“如果你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好孩子,你就成功了。”然而,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“好学生”,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意思。伴随时间的推移,我越来越认同、也在努力践行这一准则。

幽默者的一大特质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有趣瞬间。入职以来,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学生的可爱与闪光,有老师戏称我为“可爱”收割机。

 

(田璐老师和学生的狂欢节留影)

 

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,在我看来她非常优秀,自主学习能力很强、有责任心、多才多艺。但接触下来,我却发现这个近乎完美的小姑娘不够自信,经常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怀疑自己,甚至焦虑下一次考试。为了和这个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机会,也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信,我主动邀请她担任我的学科助理。

在更多的接触中,我发现她做事很有条理,一次闲谈中我提到“你觉得教室里的座位怎样排更合理”,没过两天她发给了我一份细致的排座位方案,我不免惊叹:作为一名初中生,我看到了她不凡的工作能力;作为学科助理,我看到了她的用心与责任心。为此,我真诚地表达了我的感谢与赞美。

慢慢地,这个小姑娘经常在午休时间来到我的教室,有时静静自习,有时与我探讨学科问题,有时与我聊聊青春期的小烦恼,交谈之中总是不免流露出不自信。

于是,我开始留心记录关于她的“小美好”——非常自律,坚持每天运动打卡;有不少知心朋友,校园生活不孤单;乐于助人,愿意主动帮助同学解答难题......并在每一次交谈中,讲出一个她的小故事,并给出真诚的夸赞。

慢慢地,我发现在我们的聊天中,“焦虑”与“不自信”不再是主角,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代表着进步的好消息——“老师,我考上心仪的高中了”、“老师,我高中选地理了”、“老师,我地理期末是班级第一名”......后来的每一次见面,小姑娘脸上总洋溢着笑容,那笑容里多了一份自信,多了一份从容。

 

(学生写给田璐老师的信)

 

北京十一学校《行动纲要》中提到,成功是成功之母,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,发现和成就学生的亮点,用成功去酿造成功与自信。

有的孩子乖巧,有的孩子调皮,有的孩子安静,有的孩子活泼……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,每个孩子都是一粒充满希望的种子,也许种子发芽和开花的时期有早有晚,但不同的花有不一样的美。尊重孩子的差异,学会发现、欣赏并点亮每一个孩子的“美”,才能真正地成就孩子的长远发展,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梦想护航。

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时光匆匆,从2018年入职到今天,不知不觉已经四年多了。在工作的闲暇时间,我依然会时常思考,我为什么要选择成为一名教师?我要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?

幼时懵懂,我觉得三尺讲台好像有着无限魔力,老师们站在上面似乎就拥有了巨大能量,能够用一支粉笔带领我们去看世界。三年级时,父母出差了,我扎了歪歪扭扭的辫子去上学。班主任金老师把我叫到教室外,重新帮我扎了一个漂亮的马尾;初三时,学习难度和作业量的增加,让我一时间难以适应,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,数学雷老师了解到我的情况后,为我划定了作业的自选和必选部分;研究生时期,我曾因为一个数据处理失败了数十次想要放弃,导师对我说,“我们可以没有这篇论文,但我不希望你在人生路上轻易放弃”,在下一次实验中我成功了。

或许,求学道路上老师们给予我的“爱与专业”,早已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“成为教师”的种子。

入职十一学校以后,我发现,这里的变革层出不穷,成长也无时不在、无处不在。在这里,我收获了更多关于“爱与专业”的故事,也见到了更多好老师的样态。

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:有的老师严谨,有的老师幽默;有的老师温和,有的老师严厉;有的老师活泼,有的老师沉稳......但相同的是,我遇到的老师,他们胸中有情怀、眼里有学生,他们总是走在变革的最前面,为给学生呈现有意思、有意义、有可能的学习过程而努力;他们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,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,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原来,有魔力的并不是三尺讲台,而是老师和学生在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时焕发出的无限能量。

路无尽头,行无止境。我将继续用努力迎接挑战,用行动诠释初心,和孩子们一起去更高峰,遇见自己。

 

最后,我想把一首小诗,送给所有怀揣着梦想和热情,对教育事业执著求索、不断攀登的老师们: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温暖与关怀中,

萌发梦想。

奔向远方的旅航,

虽悠长却满怀绮想。

每一颗星辰,

都闪耀光芒。

每一条溪流,

都奔向大海。

合作与欣赏,

是前行的动力,

是寻梦的微光,

在点亮迷途,

也见证成长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作者链接:田璐,地理教师,毕业于北京大学,地理学(城市与区域规划)硕士,2018年入职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。曾荣获石景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学术金奖、北京市十一学校项目研究一等奖、北京市十一学校新教师说课一等奖等奖项。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
 

2023年3月10日 14:10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