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春季开学交通安全互动体验课开课啦

首页    校园快讯    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春季开学交通安全互动体验课开课啦

开车的时候能看手机么?

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时候能带人么?我已经14岁了,家长能驾驶电动自行车带着我送我上学么?

我能自己驾驶电动自行车上学么?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多少岁?

 

3月12日下午,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的精灵秀场内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交通安全课”在问答互动中拉开帷幕。作为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春季开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,这场由多部门联合主办,由石景山交通支队和十一石景山承办的“知危险·会避险”互动体验课,通过情景演绎、案例宣讲、主题歌舞表演等多元形式,让交通安全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,更让十一石景山学子以主人翁姿态,成为文明交通的践行者与传播者。

 

从问答到剧场:

让规则“活”在青春舞台上

“开车看手机?当然不行!”“骑车必须戴头盔!”活动伊始,民警的随机采访点燃了全场热情。面对电动自行车载人年龄限制、逆行危害等“灵魂拷问”,同学们对答如流,民警更以真实事故案例敲响警钟:“去年全区60%的亡人事故涉及非机动车,而每一起悲剧背后都有未戴头盔、逆行或超速的身影!”

 

当民警因“突发事故”匆匆离场,舞台灯光骤变——十一石景山话剧团带来的情景剧《一议交通》将课堂推向高潮。话剧团同学们以诙谐演技还原了“蕉农大爷”“竞速学生”“骑电动车带家长的老师”“醉酒骑行者”等角色:追逐竞驶的中学生因超车失控撞翻三轮车,家长与老师同乘电动车险象环生,逆行的母亲与扫码骑“错”车的醉酒路人引发连环闹剧……剧中金句频出,笑声不断,却在荒诞中直击驾驶违规不合规车辆、竞速驾驶、违规载人、不带头盔、逆行、醉酒骑车等安全隐患。

 

 

 

案例+数据:

让安全宣讲“入脑更入心”

 

如何让交通安全知识从“知道”变为“做到”?活动现场,宣讲民警以“案”为镜、以“数”为鉴,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直击心灵的宣讲课。

 

“追逐竞驶不只是超速,更会引发逆行、闯红灯的连锁反应”“绿灯不是护身符,不要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到别人的手上”……宣讲中,一组组数据令人警醒:全球每24秒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,电动自行车事故占城市事故的30%;石景山区2024年非机动车亡人事故占比高达60%,而涉事驾驶人100%存在未戴头盔、逆行或醉酒行为。配合大屏播放的真实事故视频,民警的宣讲让枯燥法条化作鲜活的“保命法则”,同学们受益匪浅。

 

舞动青春旋律

唱响安全之声

 

 

当舞台灯光渐暗,十一石景山舞蹈团以舞蹈《风雨中的铁骑》惊艳全场。学生们身着荧光绿执勤服,以飒爽舞姿演绎交警形象——他们为使命而诞生,为人民而驰骋,在极端恶劣的天气环境下,快速反应、雷霆出击,鸣笛声里他们护航生命通道,拥堵路上他们疏导前行方向,从朝霞到夕阳,一路风尘,一路汗水,以铮铮誓言铸就铁血警魂,以雷霆行动守护出行平安。

 

 

 

 

课程最后的合唱环节,十一石景山合唱团与四位民警共同唱响主题曲《总有美好在路上》。清澈的童声与浑厚的警音交织,旋律从轻柔叙述渐入激昂誓言——“亲爱的你在路上慢慢行守一守规章,让安全的风吹过你的身旁,今天出行要为明天想想平安多重要,红灯要停绿灯再放心行。世界是个最温暖的港,暖了每次出行,用心守护就能一路安行。”美妙歌声中,交通安全意识与青春使命感悄然共鸣。

 

 
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当十一石景山学子以创意与热情点亮交通文明之光,我们相信:总有美好在路上,也必有平安伴青春。

 

 

2025年3月20日 13:52
浏览量:0